第六十六章 有利有弊(第1 / 4页)
根据南海舰队的作战记录,战场时间凌晨4点之前,参与炮击行动的6艘巡洋舰、9艘多用途驱逐舰与9艘反潜驱逐舰均完成了炮击前的准备工作,并且按照正常情况下的作战方式,在发出就绪信号之后,由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统一分配炮击任务,而各舰上的火控计算机只负责控制本舰舰炮。
第四套战术基本上可以看成是第三套战术的细化,即以瘫痪目标为首要目的,在瘫痪了目标之后再对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虽然这一方案的效率更高,而且能够确保5个目标均在同一时间受到攻击,但是考虑到美军海上基地拥有性能不俗的拦截系统,而且各个模块都具有独立航行能力,哪怕是不完备的独立航行能力,所以从整体作战效率上看,该方案的可行性不会超过第三套战术。
对一名能力出众的舰队指挥官来说,这一系列的评估都是在一瞬间内完成的。
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战役目的,可以很方便的选出最合适的战术。
战场时间3点55分,南海舰队司令官下达了作战命令。
当然,这不是口头命令,而是通过旗舰发送的一组带有激活指令的无线电信号,让舰队里的所有战舰进入战斗状态,并且通过舰队战术数据链发送战术信息。虽然这么一来,南海舰队的行踪也毫无秘密可言了,美军的无线电探测系统能够在几乎同时确定南海舰队的大致方向,但是无线电探测系统测出来的距离信息绝对不会准确到哪里去,而且为了确定是否是共和国海军侦察舰、间谍船或者攻击潜艇发出的虚假信号,美军必须获得由岸上基地给出的一组对比信号。总而言之,即便南海舰队暴露了行踪,因为打击在即,美军海上基地也来不及做出反应。
第六十六章 有利有弊
如果说以炮击的方式摧毁美军海上基地,开启了一个新的海战时代的话,那么共和国海军对这种带点“反古”味道的海战战术的应用程度,还远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算不上熟练。
根据南海舰队的作战记录,编号04的侦察机在战场时间3点35分用红外探测仪发现了200多千米外的美军海上基地。因为在美军的战斗记录中,也提到在3点30分左右,探测到了一架来历不明的飞机(受被动探测系统性能限制,没发确定这架飞机是不是共和国海军的侦察机),而当时靠近美军海上基地的只有04号侦察机,所以可以大致上断定,双方的战斗记录都没有造价。最重要的是,美军海上基地与南海舰队的最远距离不到700千米,最近距离则只有600千米。也就是说,美军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方式,即22艘模块船组成了4个各拥有一条750米跑道与2个功能模块的战术型海上基地,以及一个拥有500米跑道的备用基地。这一点得到了共和国海军作战记录的支持,即04号侦察机在遭到美军战斗机拦截转向之前,总共发现了5个海上目标,其中4个目标的辐射特征比较相似,另外1个目标的辐射特征则明显偏弱。
发现目标后,难题也摆在了共和国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官的面前。
虽然在之前的战术预案中,考虑到了类似情况,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舰队指挥官仍然得充分考虑现实情况。万幸的是,技术进步给决策者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对于各种战术的成功率与可靠性,就不再需要指挥官去考虑,而是由计算机模拟分析,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分级结果。比较可惜的是,具备初级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还不具备经验应用能力,也就不可能从过往的战斗、演习与训练中吸取经验教训,自然不可能结合经验做出最为理想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决定战斗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以在计算机给出了模拟分析结果之后,仍然需要由指挥官根据个人经验,从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战术。在整个决策链条当中,计算机实际上只起到了提高决策效率,缩短决策时间的作用,而不是代替指挥官做出战术决策。
可以说,整个作战过程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
在很多人看来,这并不可靠。不管怎么说,计算机有出错的概率,哪怕这个概率低得微乎其微,也不能忽视。正是如此,在这套全自动指挥控制系统之外,还有一套备用的人工指挥系统,即由舰队司令官下达口头命令,由各舰舰长执行命令。当然,除非自动指挥控制系统出了问题,不然不会用如此原始的方法来指挥以毫秒计算时间的现代化海战,也没有哪个舰队指挥官会拿战斗的胜负与舰队的存亡来过把瘾。
舰队司令官下达命令之后,旗舰的中央计算机只用5秒钟就分配了炮击任务。
接下来的2分钟内,参加炮击作战的各艘战舰开始选择弹种、结算炮击参数、检查舰炮状态,为炮击做准备。相对而言,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就是选择弹种。虽然按照共和国海军的作战条令,选择弹种由计算机完成,即战舰上的火控计算将根据目标的性质自动决定使用什么弹药,并且为炮弹装定引信。比如在对付具有装甲防护能力、或者大型海上目标的时候,一般选择具有机械延时功能的半穿甲弹,并且根据目标的装甲厚度、舰体结构与甲板层数等等数据,以及需要让炮弹在什么部位爆炸等火控数据,决定引信的延迟引爆时间。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对付“重庆”级这种配备了装甲飞行甲板的航母时,如果要让炮弹在机库内爆炸,引信延时将设置为10毫秒,如果要让炮弹在下放的机舱内爆炸,就要将引信延时设置为100毫秒。由此可见,因为涉及到极为繁复的计算,特别是针对各种目标防护能力的估算已经超出了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所以得由计算机负责,并且由计算机自动设定各类参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误装弹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各战舰上的枪炮军官都会对计算机选择的弹种、以及设置的引信数据进行检查,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才会允许舰炮开火。当然,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枪炮军官发现装错了弹药,或者设错了引信参数,也不会取消炮击,而会在下一轮,或者后面几轮炮击中进行调整。在这个决策过程中加入人为干预的原因也很简单,即电磁炮炮弹价值昂贵,特别是一些对海弹种,其价格不会比反舰导弹低多少。更重要的是,战舰的携带能力非常有限,即便是巡洋舰,一门舰炮的备弹量也不会太多,浪费炮弹等于削弱战舰与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而在很多时候,舰队的弹药补给都得在港口内进行。
当然,即便是人工检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收到侦察机发回的报告后,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只用了15秒钟就给出了4种战术,以及每种战术的成功率,即打击效率。这四种战术也很简单:一是集中炮火由远及近的逐次打击5个目标,并且在每次调整目标之后用配备了被动探测传感器的炮弹确定打击情况,以决定是否进行补充打击;二是将舰队炮火分成两部分,主要火力占七成、次要火力占三成,由主要火力逐次打击5个目标,次要火力则负责进行补充炮击;三是以航母战斗群为基础,由三组炮火对目标进行交叉轮番打击,且每次打击结束后都用传感器炮弹确定打击情况,以决定补充打击的火力强度;四是将舰队炮火分成5组,且按照命中目标的概率进行分配,然后分别对5个目标进行炮火打击。
可以说,四套战术各有优劣,到底该采用那套战术,除了由实际情况决定之外,还得考虑战役目的。
第一套战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摧毁1到2座海上基地,甚至有希望瘫痪第三座海上基地,却很有可能让第四个与第五个目标逃过打击,原因很简单,即便不考虑补充打击,针对每个目标的炮击时间都在15分钟以上,因此至少要到45分钟之后才能打击第四个目标,而在这个时候,美军海上基地肯定完成了紧急疏散,分布范围增加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炮击将变得毫无意义。
第二套战术是对第一套战术的完善,在目标方位信息比较可靠的情况下,可以将打击周期缩短到10分钟,即便无法彻底摧毁目标,也能瘫痪目标,然后由补充打击来彻底摧毁目标。因为美军海上基地能在30分钟内疏散,即便考虑到现实情况,即从澳洲大陆赶来的战斗机正在起降,疏散时间更长一些,也无法确保对5个目标进行全面打击,结果很有可能与第一套战术相差不大。
第三套战术的优势是能够一次性打击3个目标,而且都有把握瘫痪目标,并且在30分钟内打击第四个与第五个目标,并且使其瘫痪。也就是说,能够赶在美军海上基地疏散之前使起丧失活动能力。虽然整个交战过程肯定会有所延长,而且消耗的弹药最多,但是这是唯一能够赶在美军疏散之前完成打击行动的战术方案。当然,这也是组织难度最大、对协调性要求最高的战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