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猛然醒悟(第2 / 3页)
在他看来裴承毅没有让第八战斗单位全速北上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后勤保障跟不上作战需求,如果第八战斗单位身陷敌后的话,很有可能无法冲出美军的包围圈,将成为攻打安卡拉的牺牲品;毫无疑问,一位优秀的指挥官肯定不会轻易牺牲掉1支拥有2万名官兵的部队。二是第五战斗单位很难单独打下安卡拉,土耳其首都距离前线大约600千米,行军里程接近1500千米,第五战斗单位再强悍,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就算到了安卡拉,也会因为筋疲力尽而无法打下安卡拉。
显然,杜奇威考虑得比较全面。
想明白这个问题,不等于解决了眼前的威胁。
以杜奇威的才能,他不可能不知道,裴承毅不向安卡拉进军,就得在其他方向上找回损失。
毫无疑问,伊斯肯德伦是个不错的选择。
会议结束的时候,战场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第八战斗单位杀入土耳其境内,攻占了基利斯的时候,驻扎在阿勒颇省、伊德利卜省与拉塔基亚省的叙利亚国防军全部进入防御阵地,做好了抵挡入侵的准备工作。更加重要的是,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叙利亚军队开始在国境线叙利亚一方布设地雷,而且动用了大量先进布雷设备。根据大型无人侦察机发回来的情报,在拉塔基亚省北面不到50千米长的边境线上,叙利亚军队就在纵深大约5千米的范围内布设了近30万枚地雷,布雷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千米2000枚。因为叙军大量使用了没有金属零件的塑胶地雷,而且很多地雷都具有抗爆破扫除能力,所以美军别想轻松越过这道地雷防线。
还没等杜奇威反应过来,情报机构又送来了新的消息。
围困锡尔特的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已经离开驻地,预计将在6日中午之前发起进攻。同时展开行动的还有驻扎在代胡克省的3个伊拉克陆军旅,按照伊拉克军队的部署情况,这3个旅很有可能前往巴特曼,顶替第十战斗单位守住向西的防线,以便第十战斗单位能够集中力量攻打锡尔特。
不管怎么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八战斗单位从基利斯杀入土耳其,肯定与攻打伊斯肯德伦有关。
也就在这个时候,杜奇威想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裴承毅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攻打安卡拉,而是一直在打伊斯肯德伦的主意。
果真如此的话,杜奇威就得考虑退路了。
因为与前线战斗有关的信息还在源源不断的送过来,所以杜奇威没有调整部署,而是让自己冷静了下来,重新考虑了战局。
共和国军队压根就不理会南面的战斗,把重点放在了北面战场上,摆明了要抢在美军打到大马士革之前打到安卡拉。
问题是,第八战斗单位的进攻路线很有问题。
叙利亚军队在边防线上布设地雷阵,可以用防范美国突然入侵来做解释。问题是,第八战斗单位为什么要稳打稳扎的北上,而不是像第十战斗单位之前做的那样,让先头部队绕过基利斯,由主力部队去收拾那里的土军。虽然第八战斗单位不是第十战斗单位,突击能力肯定不如第十战斗单位,但是作为共和国陆军的精锐部队,第八战斗单位没有理由过分顾虑土军的影响。
说直接一点,如果第八战斗单位从一开始就大纵深突击,肯定能在美土联军做出反应之前前进数十千米,甚至能够一口气将战线推进到加济安泰普以北的杰伊汉河流域,一举刺穿美土联军的防线,迅速向安卡拉进军。真要这样,杜奇威将别无选择,只能让即将到达的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一道北上,拦截全速突击的第八战斗单位。因为第五战斗单位即将抵达前线,所以裴承毅完全有理由用1个战斗单位牵制住2个美军师,再用另外1个战斗单位攻打安卡拉。
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杜奇威也“设身处地”的为裴承毅考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