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2 / 4页)
也就是说,兰德斯坚信共和国即将在中东地区大干一场的出发点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正是如此,在与总统探讨与裴承毅有关的问题时,杜奇威一直在强调,裴承毅突然出现肯定与中东局势有关,但是与通常理解的不同,裴承毅的出现,肯定不是为了激化中东问题。
问题是,兰德斯听进去了多少,就是个未知数了。
几天下来,话题已经从裴承毅转移到了中东局势上。
不管怎么说,杜奇威是一个非常有职业道德的人,而且是一个从内心热爱美国、并且早就发誓捍卫美国利益的军人。就算兰德斯有点油盐不进,还一再刁难,杜奇威也没有失去耐心。他知道,如果不能说服兰德斯,让总统认清时局,美国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输掉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战争。
虽然直到布兰迪诺离开白宫,美国的情报机构都没有找到足够多的证据,证明王元庆安排了对付顾卫民的人员,但是越是查无结果,杜奇威越是相信,王元庆早有部署,而且环环相扣,不会给顾卫民多少篡权的机会。别的不说,作为共和国最出名的将领,裴承毅无缘无故的消失了好几年,就足以让人生疑了。
问题是,杜奇威不是炎黄子孙,学得再多,也不可能掌握东方文化的精髓。
杜奇威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免不了用上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拿王元庆对共和国政治局势的安排来说,就算他的判断完全正确,王元庆会想办法限制顾卫民的权力,为颜靖宇上台打下基础,也不可能像他想的那样,留下几个忠心不二的手下,与顾卫民唱对台戏。不管怎么说,王元庆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在处理如此敏感的问题时,他肯定得顾全大局,不会在面子上与顾卫民过不去,也就不会在顾卫民身边按放几颗定时炸弹。很多时候,当威胁还是威胁的时候才有用。可以说,在对权术的理解与认识上,最接近东方文化的就是意大利的传统文化了。可惜的是,杜奇威不是意大利人。
正是如此,这个问题困惑了杜奇威好几年。
当然,困惑只是困惑。让杜奇威坚信不移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作为共和国头号战将的裴承毅不可能无缘无故消失。
当然,杜奇威早就不是纯粹的军人了,所以在兰德斯面前,一直有所保留。
事实上,让杜奇威有所保留的,不是担心遭到兰德斯迫害。按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如果为总统献策纳谏的工作让杜奇威感到不爽,他大可拂袖而去,回去做每年赚50万美元的新闻评论人。
早在一年前,也就是布兰迪诺离开白宫前,杜奇威就注意到,在国会与白宫的联合推动下,美国的基本政策正在发生转变。事实上,早在2038年,也就是上一次中期大选之后不久,因为共和党大获全胜,导致国会易主,所以美国的基本政策就受到了影响。当时布兰迪诺还有所保留,没有完全妥协。当然,按照杜奇威后来的理解,布兰迪诺直到2040年才向国会的共和党议员妥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以此做谈判筹码,为他进入戴维斯公司,并且获得实权提供帮助。
不得不说,杜奇威没能掌握东方文化的精髓,让他没有犯更大的错误。如果换一个真正的“中国问题专家”,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裴承毅受政治主张的影响,遭到了王元庆的政治迫害,所以在王元庆离任前就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而且销声匿迹好几年。
果真如此的话,杜奇威还会犯一个更大的错误。照此思路推测下去,在裴承毅重新复出之后,也就是出任元首特别助理的时候,杜奇威肯定会相信,裴承毅是顾卫民的人,不然不会受到王元庆迫害、也不会得到顾卫民的重用。而裴承毅遭到迫害,很有可能与支持顾卫民有关。如此一来,顾卫民在这个时候把裴承毅放到公众面前,除了感谢裴承毅在几年前提供的支持之外,还会有所作为。更重要的是,以两人的关系,顾卫民肯定不会让裴承毅去背黑锅,甚至会想方设法的让裴承毅建功立业。也就是说,裴承毅的出现,意味着共和国肯定会在小亚细亚方向上采取行动。
问题是,杜奇威并没这么想,也就没有犯这个最严重的错误。
至于兰德斯有没有这么想,杜奇威就不敢保证了。
虽然兰德斯也不是中国问题专家,甚至只会说“您好”、“谢谢”、“再见”等几句简单的汉语,但是兰德斯身边肯定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问题专家,而这些专家很有可能做出最错误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