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第一次(第3 / 4页)
虽然在大部分参谋军官看来,裴承毅是在“找感觉”,完全凭直觉做决定,当然事实上也很有可能如此,因为确实没有证据证明特遣舰队会前往哪一海域,也就不可能根据特遣舰队调整后的航线设伏,但是在华剑锋看来,裴承毅的判断很有道理,因为特遣舰队调整航线的目的是为了避开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那么前往马岛东部海域,并且将与阿根廷空军基地的距离保持在2000到2500千米之间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如此一来,特遣舰队肯定会在距离马岛大约1500千米左右的海域活动。
同时转向的不仅仅有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
虽然阿根廷海军派出去的4艘电动潜艇受性能与续航能力的限制,没能及时赶到,也就没能咬上特遣舰队,但是共和国海军派往南大西洋的第二批攻击潜艇,既4艘“虎鲸”级已经在5月1日到达马岛东部海域,随后按照华剑锋下达的命令,放弃了前往马岛北面海域巡逻的作战任务,转而快速北上。
调整潜艇部署的不是华剑锋,而是裴承毅。
这一部署,充分证明了裴承毅不是不通海战的陆军将领。虽然华剑锋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不得不认同裴承毅的判断能力。如果不是裴承毅及时调整了作战部署,4艘“虎鲸”级攻击潜艇不可能在5月4日夜间到达马岛东北大约2000千米处,也就不可能埋伏在特遣舰队的航线上。
虽然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特遣舰队里面至少有2艘“快速”级攻击潜艇,另外还有近20架反潜巡逻机与数十架反潜直升机,但是4艘“虎鲸”级肯定能够渗透特遣舰队的反潜网,只是能否在伏击后顺利脱身就是个问题了。
有资格提意见的,只有杜奇威。
当天,杜奇威参加了皇家海军司令部的电视会议,与英国将领商讨了战局,并且对接下来的作战行动提出了建议。
针对实际情况与英国当局的选择,杜奇威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特遣舰队继续南下,只是不能进入阿根廷空军远程战斗机的打击范围,选择恰当的巡逻海域,以轰炸马岛为主要目的。在此期间,可以设法消耗阿根廷空军的战斗力,等到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到达之后,再继续南下,与阿根廷空军决战,并且掩护与支援皇家陆战队登陆马岛。虽然杜奇威没有直接说,但是他明显不太赞同用这样的方法收复马岛,毕竟现在的阿根廷已经不是50多年前的阿根廷了,能不能打掉阿根廷空军都是个问题,能否登陆马岛更是个问题。
二是舰队转向北上,回到阿森松岛等待“复仇”号航母战斗群,顺带等待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当然,杜奇威也不是很赞同这个办法。即便不考虑英国当局的政治问题,也要考虑对英军士气造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复仇”号航母战斗群最快能在5月下旬赶到,在此期间,阿根廷当局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岛上的防御力量,甚至在岛上部署战机。50多年前的那场战斗中,阿军在岛上部署的“堪培拉”式攻击机就给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虽然阿军不大可能向岛上部署性能先进的战斗机,因为先进战斗机都需要充足的地勤保障,很难在野战机场上长期驻扎,但是阿军有了更多的选择,完全有可能在必要的时候利用部署在岛上机场的战斗机对付特遣舰队。如果阿根廷空军集中上百架战斗机,后果将很难想像。
正是如此,裴承毅没有下达伏击特遣舰队的命令。
5月4日夜间,确定特遣舰队转向之后,裴承毅再次调整4艘“虎鲸”级的行动,让它们全速南下,在马岛东面大约1500千米处设伏。
与3天前一样,华剑锋没有问为什么,因为原因太简单了。
单独伏击特遣舰队,潜艇能否生还还是次要问题,如果伏击行动失败,共和国派遣潜艇参战的战争行为就将授人把柄,从而使共和国在这场国际斗争中处于不利境地,裴承毅才没有伏击特遣舰队。当然,不是说不能伏击特遣舰队,而是要把握好时机,比如在特遣舰队遭到攻击的时候,再让4艘“虎鲸”级登场,结果就截然不同了。到时候,就算英国当局相信共和国的潜艇参加了作战行动,也没有任何证据。因为特遣舰队的巡航速度一直保持在24节以上,如果4艘“虎鲸”级以相同的速度航行,很容易被舰队里的英国潜艇,或者反潜战舰与反潜巡逻机发现,所以就算裴承毅不太精通潜艇战,也知道应该让4艘攻击潜艇提前南下,在选择好的地点设伏。
关键就在这里,如何选择伏击海域?
最后就是舰队继续南下,有选择性的进入阿根廷空军的打击范围,以轰炸岛上的目标为名,引诱阿根廷空军出面决战,在对特遣舰队有利的情况下大量消耗阿根廷空军的作战力量,为全面反攻做好准备。按照杜奇威的判断,因为阿根廷空军没有多少加油机,所以在适当的距离上,即能确保特遣舰队的安全,又能让阿根廷空军跃跃欲试。只要把握好尺度,就能逐步消耗掉阿根廷空军的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防空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特遣舰队能够更加重视舰队反潜。毫无疑问,杜奇威支持采用这套战术,在进行将官会议的时候就提出了一套作战方案。
选择摆在了英国当局的面前。
准确的说,英国当局没有选择的余地。
不管英国当局能否接受,杜奇威的建议切中要害。
4日夜间(伦敦时间,阿根廷那边还是下午),特遣舰队在收到皇家海军司令部的命令之后调整了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