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物降一物(第1 / 4页)
见到裴承毅没有开口表态,袁晨皓说道:“曲军长的积极性值得肯定,但是54军的情况我们都很清楚,即便对付安拉阿巴德的蛮军只需要两个战斗旅,54军已经连续作战一个多月,战斗部队急需休整。没人怀疑54军的斗志与士气,只是这次突击十分关键,不能有半点闪失,所以需要慎重考虑。”
曲茂康叹了口气,没有与副总指挥争辩。
“54军确实需要休整,如果可以,可以从39军抽调部队。”傅卫民开口了,“不管怎么说,39军的状态非常理想,没有参加多少战斗,官兵的战斗积极性也非常高昂,我们有绝对的信心完成突击任务。”
裴承毅只是笑了笑,仍然没有开口。
傅卫民的想法更容易理解,因为39军太需要一个“正名”的机会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物降一物
听裴承毅介绍完情况,屏幕上的几个军长都保持了沉默。
裴承毅没再多罗嗦,总得有人出来打破沉默。
“关系到战役胜败,54军愿意承担这个任务。”曲茂康首先打破沉默,说道,“虽然安拉阿巴德的战斗还没结束,但是该地蛮军已经失去抵抗意志,根据俘虏的交代,安拉阿巴德的存粮仅够坚持二十天。以54军的战斗力,两个战斗旅就能围困安拉阿巴德,可以抽调一个旅执行其他战斗任务。”
听曲茂康说完,裴承毅笑了笑,没有表态。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39军可以说是所有参战部队中打得最轻松,也最没能证明自身实力的主力野战军。替孟加拉国守卫边境线、攻打加尔各答、收容战俘,除了加尔各答战役稍微有点难度之外,别的都没有什么挑战性,别说39军这样的重装甲军,就算是武装警察部队也能完成。更重要的是,39军在加尔各答闹了不少事情,虽然责任不在傅卫民,但是作为主要责任人,傅卫民肯定不爽快。眼看着其他野战军一个个的开上主战场,39军却在后面“打酱油”,哪怕是最基层的士兵也会心存不满。39军确实需要一个“正名”的机会,一个能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这支军队的机会。
只不过,傅卫民也不是毫无保留。
“如果可以”这四个字就暴露出了傅卫民的担忧。按照裴承毅的说法,突击作战是九死一生的行动,多半是有去无回,就算能回来,最多剩下个空架子。39军是出了名的“天下第一军”,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王牌军,如果在突击作战中栽了跟头,丢的就不仅仅是傅卫民的脸,而是39军的光荣传统。作为苏劲辉上将的继任者,傅卫民是基层部队中少数几个“世家派”将军之一,如果他把这场战斗搞砸了,以裴承毅为代表的“少壮派”就将统一天下。傅卫民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也就不得不有所保留。
很明显,曲茂康这番话是话中有话。
54军是个什么状态,裴承毅清楚,同在东线战场上的其他军长也清楚。如果54军的战斗力很旺盛,在77军收拾了博帕尔集团军与法塔赫布尔集团军之后,根本不用继续围困安拉阿巴德,更不用等到蛮军吃光存粮,几天内就能打下安拉阿巴德。虽然曲茂康提到可以从54军抽调1个战斗旅,但是在此之前,他格外强调了54军的现状。
这番话实际上也反映出了曲茂康的矛盾心情。
38军入蛮作战,最受刺激的就是曲茂康。虽然与39军没得比,但是同为重装甲军,54军的地位、编制、装备、名声、人员素质都不在38军之下。打了这么久,54军都没能打下安拉阿巴德,已经让曲茂康很没面子了。38军刚刚参战就分到了最重要的任务,对荣誉感极为强烈的曲茂康来说,肯定让他很受伤。要知道,曲茂康一直在与唐应龙较劲。两人都是中将军长,再过几年,两人都会离开所在的部队。升任上将,还是光荣退役,就得看两人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虽然54军在决战初期打得不错,参加了西路进攻的多数战役,但是在38军入蛮之后,如果曲茂康不能证明54军的能力,不能压住38军,恐怕到时候获得晋升的就不是他了。
从个人角度讲,曲茂康肯定想打,只是现实情况让他不得不有所顾虑。